全国服务热线:15061868522 / 0510-88556456
联系我们

无锡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史先生
电话:15061868522
电话:0510-8855645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春阳路花好街1号1-1703 
专利代理事务所(国知局备案机构代码:32504)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春阳路花好街1号1-1703
无锡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东台分公司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城东新区经八路东侧东台市创业大厦(总部经济园)3楼304室
苏州创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街道吴中城市生活广场6幢1812室

无锡市关于发布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的通知
无锡市关于发布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的通知
新闻出处:http://www.cc-ipr.com/ | 发布时间:2021-09-26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
关于发布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
及组织申报的通知
锡科财〔2021175
各区科技局、财政局,无锡经开区经发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推进落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根据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锡委发〔202159号)、《关于加快推进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锡委发〔202158号)精神,现将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组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1.扶持资金的支持对象为依法在无锡市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企业。申报扶持资金的项目或单位应当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当年度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规定的其他条件和要求。
2.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开发能力和自筹资金,能为完成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科研经费实行专账核算。
申报企业原则上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应符合以下标准: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以下企业,比例不低于5%;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2亿元企业,比例不低于4%;销售收入为2亿元以上企业,比例不低于3%。申报现代农业技术项目的单位(不含高校院所和农业科技园区)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达2%以上。优先支持研发投入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百强企业。未产生销售的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应不低于20%
医疗卫生技术攻关项目支持对象为依法在无锡市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科研单位。
3.近三年内,申报单位无严重失信行为。
4.记入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不良信用的单位和个人,限制申报所涉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
(二)申报项目基本条件
1.申报项目符合指南支持的范围和具体申报条件(详见附件)。
2.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企培育入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以及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入库企申报的项目。其中,各地区推荐申报的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GA类、GB类)、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CA类、CB类)项目,申报单位高企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3.项目实施周期最多不超过3年;项目资金按要求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确保实施项目期间在职)项目负责人如有市级项目在研,不能申报本年度新项目。
4.对评审制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有在研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当年不得申报同类别的计划项目;有2个市级在研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当年不得申报;无在研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当年同一目标产品或研究方向只能申报1个类别科技计划项目。
5.已获得上级资金支持项目、往年已立项项目(包括在研、结题项目)、研发内容相同、无实质性突破的项目,不得申报。
二、申报基本要求
1.申报项目按属地化原则上报。符合条件的单位进入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资金申报和服务平台,注册登录申报系统后进行网络申报。(平台网址为 http://58.215.18.150:51368/egrantweb/)进入申报系统后,要补充完善本单位的基本信息;填报时,必须仔细阅读网上各类计划申请书中的填报说明;各地区科技、财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申报项目的网络受理和初审工作,同时提交各类申报项目汇总表(格式见附件4)至市科技局。通过网络初审的项目,由各申报单位从申报系统下载带有申报编号和条形码的PDF格式的专项资金申请书,用A4纸双面打印,准备指南要求的相关附件材料,按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申请书、科技计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或实施方案或发展规划或实施情况)、指南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顺序装订成册(纸质封面,平装订),加盖单位公章,纸质材料一式六份报送至各地区科技局。各地区科技局正式行文并出具推荐意见,连同项目申报材料报送市科技局(送达地点: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一街10号楼701室无锡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2.项目申报单位应合理设定本计划项目完成时间(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填写XX630日或1231日)、项目预期达到主要考核指标、项目经费预算及分期实施计划等。特别提醒:申报材料信息将是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及后续管理的依据。
3.为加强科技创新创业资金的监督管理,获本年度立项的项目如需实施合同管理,项目承担单位须到本地区农行无锡分行分支机构开设项目资金监管账户。
4.科技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上应有申请单位财务部门盖章和财务负责人签章、法人签字、单位公章及主管部门的公章等;附件材料中涉及的财务审计报告,应有第三方审计机构印章(财务报表应有财务部门的印章)。
5.项目申报单位须对提供材料的准确、真实、合法、有效性负责,签署信用承诺书,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同意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可以查询本单位的相关信用信息。
三、网络申报注意事项
1.请各申报单位或个人注册时认真填写准确的单位和个人信息,以便审核人员能及时与各申报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已注册过的单位需要更新单位的相关数据。
2.申报项目时务必选对相应的计划类别和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并正确填写相应的指南代码(指南代码为申报项目对应附件各指南中支持领域所在的段落序号)。
3.市科技局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报项目不予受理,对申报资料不全的将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需补齐的申报资料。
4.本通知的文本格式及各类政策依据可在市科技局网站(http://wxkjj.wuxi.gov.cn)查询和下载。
四、申报受理截止时间
1.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211022
2.纸质材料送达无锡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截止时间为网上申报截止日加5个工作日。
五、组织申报要求
1.加强项目组织。各地科技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研究科技创新需求,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组织推荐。
2.严格规范程序。各地要完善和规范申报项目推荐程序,科学公正地组织本地区的项目申报,确保项目推荐程序的公正性和操作过程规范化。
3.严禁弄虚作假。各地科技、财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申报单位的资格条件、申报材料完整性、项目名称与研究内容是否符合计划定位要求,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等方面进行审核。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骗取财政资金行为,一经发现,除追回资金外,将记入无锡市科技信用档案,并按照有关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对相关单位和人员予以处罚,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
六、其它事项
1.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人:李雷、华爱平、黄祎兰
联系电话:856173078561730885612050
2.申报系统技术支持联系电话:400-675-123681822426
3.各类计划项目申报联系人及电话详见各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
科技攻关计划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GA类、
GB类))项目申报指南
2.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
科技攻关计划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CA类、CB
类))项目申报指南
3.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
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项目申报指南
4.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
科技攻关计划医疗卫生技术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5.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
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公共领域技术攻关(MB类))
项目申报指南
6.2021年度无锡市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产业
化关键技术攻关(CB类))项目择优推荐名额
7.2021XXXX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
 
 
无锡市科学技术局             无锡市财政局
                                 2021922

附件1
 
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
GA类、GB类))项目申报指南
 
坚持高质量导向,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深海极地、氢能及氢能汽车、量子信息等新兴未来产业,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筑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支持方式
根据项目技术水平、单位基础与能力、研发投入强度、预期效益等情况,按竞争择优的原则,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创赛后补助项目三类支持。
重点项目(GA类)以揭榜挂帅方式遴选,基于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的瓶颈问题,在指南支持方向中设置若干榜单,发布项目研发内容和具体指标要求,经申报、评审等程序确定揭榜方,按项目研发投入的3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其中太湖湾科技创新带规划范围内特别优秀的项目,最高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立项当年拨付经费不超过资助总经费的60%,通过考核验收后拨付剩余经费。
一般项目(GB类)以面上竞争方式遴选,经申报、评审等程序择优确定承担单位,主要支持企业在小试、中试阶段的前端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承担单位属规模以上(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的,单项资助额度50万元(立项当年拨付60%,验收通过后拨付余款),其他企业单项支持额度20万元。
对市太湖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通过以赛代评的方式给予直接支持。其中,一等奖项目给予50万元补助、其他获奖项目给予20万元补助;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获奖项目当年支持,且需符合指南领域;团队组获奖项目次年支持,且需于获奖当年在无锡市区注册企业法人并实质性运营。
二、重点领域
(一)重点项目榜单(GA类)
GA001:面向智能传感网的低功耗、低延时、高性能人工智能语音SoC芯片的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针对蓝牙单晶片自组网SOC芯片对传输距离、组网能力、稳定性、集成度等方面的高要求,通过声音场景分析、音频盲源分离、特定说活人语音增强等技术研究,实现低功耗、低延时、高性能人工智能语音SoC芯片的设计开发。至少满足以下指标:芯片工艺采用22nm;无线通信支持BT5.16.0BLEAudio+TWS+ANCHybrid);功耗最低至3mA;时延<60mS;采用低功耗AI语音降噪及通话语音增强技术,对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实现性能提升。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500万元。
GA002:批量型集成电路晶圆镀膜设备及配套工艺平台的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开发自动化、高产能的300mm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用原子层沉积镀膜设备及配套工艺平台。至少满足以下指标:批次装载量25300mm晶圆;可沉积Al2O3SiO2TiN等工艺材料,Al2O3SiO2材料每小时镀膜晶圆数为35@10nm/CHAl2O3材料晶圆片内均匀性≤1%,片间均匀性≤1%;机械颗粒及膜内颗粒均<30ea@0.060;工艺温度50-450;台阶覆盖率>95up to 10:1@CD 30nm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500万元。
GA00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核心测试单元的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自主研发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核心测试单元,包括电极材料及成型和表面处理工艺、电化学发光控制分析模块,提高发光效率、使用寿命、精密度和稳定性。至少满足以下指标:三电极系统组成的测量池的批间信号差异不高于15%;使用标准测试仪器和标准浓度试剂,测量池信号CV低于2%、稳定性偏差在7%以内、天间精密度在5%以内,系统检测模块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使用寿命10万次以上,且在10万次以内,信号衰减量不超过20%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500万元。
GA004:医药级谷胱甘肽高性能工业菌株的构建及绿色制备工艺和制剂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面向医药级谷胱甘肽的生产,利用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构建高性能谷胱甘肽工业生产菌株,建立高效发酵和新型绿色提取工艺,实现工业化清洁化生产,产品质量满足药典要求。至少满足以下指标:500 L以上发酵罐谷胱甘肽产量大于8.0 g/L;纯化工艺与现有生产设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谷胱甘肽的提取收率大于90%,纯度达到医药产品标准;完成产品质量、稳定性、基因毒性等研究;完成生产安全性评估;三废减排明显优于现有生产技术水平。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500万元。
GA005:新能源汽车三合一集成式电驱系统的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针对油电混合动力以及电动乘用车驱动系统小型化、轻量化、降成本、高可靠等需求,研发三合一集成式电驱系统,实现驱动电机、逆变器、减速器的匹配协同,在减速器效率提升1%的情况下,电驱系统重量、成本降幅均不低于10%。至少满足以下指标:转矩密度≥9Nm/kg;质量功率密度≥5kw/kg;电机峰值效率≥97.5%;驱动电机系统噪音(1米)≤76dB;防护等级IP6K9K;最高转速≥16000rpm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300万元。
GA006:基于星用器件总剂量防护的铝/钽层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针对航天材料抗辐射、轻质化需求,结合空间辐射粒子真实能谱特征,设计研制由低原子序数(铝)和高原子序数材料(钽)组成的新型复合结构材料,以最小质量成本实现最优的总剂量防护效果。至少满足以下指标:在相同辐射防护效能下,复合材料比单质铝材料减重30%以上;宽幅(500mm以上)复合材料板形满足航天应用要求;界面结合牢度≥30N/mm,且在高低温循环(-130150℃)、高真空、振动等环境下,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综合力学性能等无明显影响。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300万元。
GA0071200V 新能源汽车用SiC功率MOSFET及驱动芯片关键技术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基于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针对新能源汽车配电系统,开发1200V 低导通电阻功率MOSFET,完成工艺制备、低导通电阻等技术研发,提升高栅氧可靠性、雪崩耐量、短路能力等,并辅助开发SiC栅驱动集成电路成品。至少满足以下指标:BV( @Vgs=0V, Id=100uA)>1300VIdss( @ Vgs=0V, Vds=1200V)<1uAVgs(th)(@Vgs=Vds, Id=11.5mA): 2.5~2.9VRdson(@Vgs=15V, Ids=40A)<32mohm;通过1000H可靠性考核。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300万元。
GA0086G高密度射频前端封装技术研发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针对6G毫米波集成前端系统高复杂度、高集成度、异质化和大功率密度等特征,突破集成系统协同设计、封装天线和芯片高效互连、多物理兼容性和高效散热、多元融合异质集成等关键技术,完成6G高密度射频前端封装样机和测试验证。至少满足以下指标:互联布线线宽/线距≤10μm/10μm;双极化单元数:≥4×4;天线金属布线层数≥3层;封装体堆叠层数≥2层;支持CMOSGaN芯片、毫米波封装天线的三维异质集成。
资助强度: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300万元。
(二)一般项目(GB类)
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
GB011智能仿真、感知、交互、测控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GB012智能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
GB013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车物互联(V2X)等车联网关键技术
GB014区块链核心算法、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加密、应用等核心技术
GB015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高性能计算技术
GB016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关键技术
2.传感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
GB021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功耗、低成本传感器研发
GB022 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测技术
GB023 基于自主可控高端芯片的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研发
GB024 物联网基础关键软硬件研发
GB025软件和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
GB026第五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星际网络等网络与通信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
GB027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量子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GB028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GB029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
GB031“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
GB032 高精高效制造装备与工艺关键技术
GB033高端装备基础核心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
GB034高端船舶、海洋工程、极地工程装备研发
GB035高精密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
GB036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
GB037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应用研发
GB038 纺织、印染智能化加工体系研发
4.新材料
GB041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
GB042新型纳米材料及器件研发
GB043面向资源再生的绿色新材料制备技术
GB044特种高分子、特种合金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GB045 增材制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GB046新型高性能专用化学品研发
GB047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及高端纺织品研发
5.绿色低碳与节能环保
GB051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发
GB052 新一代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相关技术
GB053 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GB054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GB055 新型高效工业节能技术
GB056 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
GB057大气净化、土壤修复、水处理等环保、环境监测技术
6.生物与新医药前沿技术
GB06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亟需、市场前景良好的原创新药(包括生物药、新型疫苗、化学药以及现代中药等)的临床前研发
GB062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新型术中分子影像、新型体外诊断、组织修复和再生、人工器官、神经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
GB063合成生物、新功能微生物、生物催化等领域颠覆性创新研究
GB064 新型基因组测序、生物医学信息分析、医疗大数据分析等精准医疗技术突破性研究
7.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及应急保障
GB071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GB072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机器人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GB073应急救援通信、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三、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研发投入能力,信用良好,且属于以下类别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市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若申报单位上年度销售收入低于2000万元,单位成立日期应在201111日以后;鼓励环太湖科创圈内高校院所、研究开发机构、科技型企业联合申报并优先支持;鼓励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或执行期内能产生核心知识产权的单位申报并优先支持。
2.项目符合本计划定位要求,属于本年度指南支持的领域和方向,研究开发内容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凝炼、量化、可考核,项目创新水平居国内前列,能推动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对照指南榜单申报揭榜的重点项目,研发投入原则上应不低于1000万元。
3.项目具有良好的前期研发基础,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近三年内须有相关授权专利,申报项目负责人及团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4.项目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可预见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项目完成时,需形成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领域项目须形成样品、样机与系统;新材料、能源与资源领域项目须完成小试。项目产品销售等经济指标不纳入考核范围。
5.对不符合节能减排导向、规模化量产与产业化、无实质创新研究内容、一般性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项目,均不予受理。
四、申报材料
(一)无锡市科技发展(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资金项目申请书(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初审通过后打印);
(二)无锡市科技计划(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格式从网上申报系统项目申请书/可行性报告栏目中下载);
(三)申报指南所要求的证明材料及其他佐证材料复印件:
1.营业执照;
2.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告、纳税凭证及研发投入情况说明(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的企业,符合研发年报调查范围的企业,还须提供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上填报的2020年《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报表须从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导出pdf格式文件上传至申报系统;未产生销售的企业,需附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的说明);
3.项目相关研发情况证明材料(如技术报告、查新报告等);
4.项目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5.项目和企业相关其它证明材料(如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高企培育入库文件等)。
6.2021年市太湖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供获奖证明,并由所在区科技部门提供项目立项推荐函(推荐函至少应包括申报单位和项目参加2021年市太湖杯创新创业大赛情况、符合指南领域审核情况、区科技部门推荐立项意见)
7.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梁溪区科技局
朱智勇
83158925
锡山区科技局
吴凯峰、陈逸君
88216070 、88700577
惠山区科技局
张征宇
83597000-87411
滨湖区科技局
刘丹平、冯  洁
8117855781173355
新吴区科技局
钱庆庆、龚一峰
8189089281890889
无锡经开区经发局
杨  林、陆佩琳
80580069
无锡市科技局
自  勇
81821892
白二飞
81821894
叶利群
81821889

附件2
 
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
CA类、CB类))项目申报指南
 
坚持高质量导向,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深海极地、氢能及氢能汽车、量子信息等新兴未来产业,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筑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一、支持方向
(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产业自主可控,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尤其是工业软件、工业芯片、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持续支持解决卡脖子的产业关键技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聚焦创新型企业培育攻坚攀登计划,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汇聚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助推优势技术领域高成长性、爆发性创新型企业成为细分行业隐型冠军,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自主性和供应链稳定性。
(三)借力双循环引导企业参与国内大循环。推进绿色发展,坚持支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领域成果产业化;抓住城市群整合带来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支持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相关领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药物研制、医疗信息化、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四)优化区域产业创新布局。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规划范围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内骨干企业,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围绕区域特色产业、依托重大创新平台、联合上下游相关单位部署项目,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完善一区一战略产业创新布局。
二、支持重点
根据项目技术水平、单位基础与能力、研发投入强度、预期效益等情况,按竞争择优的原则,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类支持。
重点项目(CA类)基于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的瓶颈问题,发布项目研发内容和具体指标要求,经申报、评审等程序择优确定承担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区科技主管部门根据指南确定的重大任务目标导向,积极组织辖区内创新型企业,有针对性地申报,鼓励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整合高校院所、应用单位等各类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
一般项目(CB类)以面上竞争方式遴选,经申报、评审等程序择优确定承担单位,其中, CB类项目主要支持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研发,实行择优推荐、限额申报,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CACB类单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入的三分之一。
三、重点领域
(一)重点项目(CA类)
CA001.基于物联网的大气污染精准溯源平台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研究后继光学偏振分光、高精密三维扫描振镜、雷达信号智能判定反演等技术,研制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研究激光固体拉曼频移、高精密温控制冷、臭氧差分吸收计算反演等技术,研制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研究双视场高接收效率光学望远探测、高灵敏光子计数采集、信号特征校正等技术,研制大气团雾能见度监测系统;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气污染精准溯源平台,实现大气污染源的立体化、一体化的综合监测、数据分析、决策反馈等。至少满足以下指标: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探测高度≥10km、时间分辨率≤3s、空间分辨率≥7.5m、探测盲区≤75m;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探测高度≥3km、时间分辨率1-30min可调、空间分辨率≥7.5m、探测盲区≤75m;大气团雾能见度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10km2、准确率≥90%;形成大气污染精准溯源大数据云平台,建成年产100台(套)核心装备的生产能力。
CA002.基于北斗定位的吊舱式机载下投探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研究高空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探测技术,研制下投式北斗探空系统;基于飞艇、有人机、无人机等多种气象探测平台,研究机载相适用的标准接口吊舱,并实现下投式北斗探空仪的轻量化;研究基于北斗导航定位信息的高空高精度风场仿真处理算法,研制多任务自动化测试平台。
至少满足以下指标:温度测量范围-90℃-+60℃、测量精度0.2℃;湿度测量范围0%-100%RH、测量精度2%RH;气压3hPa-1080hPa、测量精度0.5hPa;风速测量范围0m/s- 150m/s、测量精度0.5m/s;风向0°- 360°、测量精度;吊舱重量≤65kg;建立基于北斗的机载吊舱生产线,形成年产1万只下投式北斗探空仪生产能力。
CA003.面向汽车自动驾驶雷达的高频基板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研究下一代汽车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的专用高频材料涂敷工艺、模压成型工艺;研究开发ADAS雷达载板所需低损耗陶瓷填充粉体;开发树脂复配技术;开发适应ADAS雷达载板所需的高可靠性高附着力背胶铜箔;研究非浸渍无玻璃布胶片的生产工艺技术,解决汽车自动驾驶雷达在毫米波条件下出现的玻布效应,实现自主可控、替代进口。至少满足以下指标:开发满足24GHz雷达需求的碳氢树脂复合介质板和满足77GHz雷达需求的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填充陶瓷玻璃布增强类介质板两类高频基板。满足24GHz雷达需求的基板指标:介电常数(Dk):3.5±0.05,介质损耗因子(Df):0.0035TC介电常数温漂系数(ppm/ºC):+50,玻璃化转换温度TgºC>280,热传导系数TCW/m·k):0.68;满足77GHz雷达需求的基板指标:介电常数(Dk):3.00±0.04,介质损耗因子(Df):0.0011TC介电常数温漂系数(ppm/ºC):-35,热传导系数TCW/m·k):0.50
CA004.功率集成电路及模组封测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研究功率集成电路封装设计、关键封装工艺、在线封装工艺测试、封装工艺可靠性等技术;研究功率模组封装设计、关键封装工艺、在线封装工艺测试、封装工艺可靠性等技术;开展降低生产和材料成本方面的研究,推广国产化材料使用。至少满足以下指标:形成基于QFN外形和基于传统封装外形的功率集成电路封测加工平台,可以实现芯片叠层+铜扣混合工艺的QFN封装,双面铜片散热的封装、三芯片(驱动+高低压MOS)集成封装、2mil纯铜丝等新工艺,最小产品尺寸达到2×2mm2,可靠性等级达到MSL1(Jedec标准),封装良率达到99.5%;形成高压多芯片IPM智能功率模组封测代工平台,IPM模组涵盖框架全包、铝基板、DBC基板等平台,IPM模组中可集成MCU控制芯片,可以实现70um超薄IGBT多芯片装片工艺,驱动和功率IGBT在同一铝基板上布线,铝丝最小线径1.5mil工艺,IGBT气孔(整体气孔小于2%,单个小于1%),封装良率达到99%,形成年产量5600万块的封测代工能力,其中功率集成电路封测平台5000万块、大功率智能模组封测平台600万块。
CA005.多能协同优化调度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研究开发多能协同优化调度系统,针对大型能源用户负荷模式的有效预测,供能和储能设备的优化配置及其运行可靠等问题,通过数据-机理双驱动和混合规划等一系列方法,将传感测量、信息获取与处理、通信、控制与优化等信息装备技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以及遍布于系统供需两端的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和用能设备,支持能源流与信息流在供应侧和需求侧双向流动,并制成系统的可靠、自治、自愈控制,实现新一代高效节能技术在大型能源用户中的产业化应用。至少满足以下指标:研发的多能协同优化调度系统适用于windowsLinux系统,系统节点不少于100个,潮流循环计算时间小于1s,调度响应时间小于15min;建立的示范园区系统容量不小于500kw,拥有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容量不低于100kw,光伏装机容量不低于100kw,电池储能容量不低于30kw/100AH,相变蓄冷装置蓄冷量不低于200RT,相变蓄热装置蓄热量不低于100kw,实现峰值负荷消减10%以上。
CA006.废塑料绿色裂解再生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针对国内外裂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废塑料成分杂的特点,研究废塑料分级裂解方法及工艺技术,研究裂解过程有害元素迁移转化和控制规律;研制废塑料工业连续化分级裂解技术与装备;研发裂解产品品质调控技术;研制大型化成套装备,开展工程示范。至少满足以下指标:高效分级催化裂解,裂解温度≤550℃;专用复合催化剂,改善油品品质,出油率≥65%;裂解炉内压力略高于环境压力20-30Pa,微正压裂解;废塑料综合利用率大于80%;装备单条生产线年处理能力≥10kt/a;油品按类回收,含氯化合物单独处理,提高裂解产物经济附加值;裂解装备具有防结焦和自清洁功能;裂解固体产物低温密闭回收,环境友好;裂解过程实现连续化、智能化、无人化运行,自动检测与记录各项生产指标;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废橡胶废塑料裂解油化成套生产装备》(GB/T 32662-2016)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废塑料绿色裂解装备生产线,实现年产10套废塑料绿色裂解装备生产能力。
CA007.车规级高安全长寿命无钴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研究无钴电池技术的转化技术,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提高产品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针对中里程车型,研究高浓度阳离子掺杂和纳米网络化包覆、微观粒径控制、嵌锂路径优化等技术,容量提升至170mAh/g,循环寿命可达到4000次以上;针对中高端车型和高端车型,采用纳米网络包覆技术、单晶化技术、阳离子掺杂的氧八面结构技术,容量提升至190mAh/g,循环寿命大于3000次。至少满足以下指标:1.能量密度≥245Wh/kg2.长寿命:常温1C/1C92%DOD≥3000周;3.高安全:热箱通过≥150;无断路保护下强制过充允许到140%SOC(按照GB 的测试方法);针刺通过2mm深度(内部≥5层短路);4.低成本:比同等能量密度其它体系的电池产品成本低10-15%5.容量:正极克容量>190mAh/g,压实密度≥3.5g/cm3;负极克容量>340mAh/g,压实密度≥1.6g/cm36.电芯厚度≥33mm
CA008.特种装备防护用轻质高强铝合金复合板的开发及产业化
研发内容和指标要求:开发研制轻质、高比强度、高抗冲击铝合金,研究多层铝合金复合板复合工艺、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工艺适应性,在车辆防护、特种装备领域得到应用推广。至少满足以下指标:复合层数≥5;复合板规格 40mm×2500mm×10000mm;复合板力学性能:抗拉强度≥580MPa,屈服强度Rp0.2≥530Mpa,断裂伸长率A≥8%,剪切强度τb≥90Mpa5wt%氯化钠水溶液浸泡≥240h无开裂,焊接接头强度≥260Mpa。铝合金复合板产能≥1wt/年。
(二)一般项目(CB类)
1.新一代信息技术
CB011面向移动通信等典型应用的自主可控高端专用芯片,工业控制高端芯片,AR微显示芯片,智能驾驶的车用MCU,车载雷达射频芯片等车用芯片
CB012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等特色制造工艺及装备,单晶硅生产炉等核心设备,传感及控制器、工业机器人等工业互联数据采集智能设备,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人机交互控制等装备
CB013低损耗IGBT器件,高性能介质波导滤波器等关键元器件,低功耗基带数字信号处理单元、高速光器件等小基站关键核心部件,阵列、多波束和多频段等基站天线,高频覆铜板材料及PCB,高性能毫米波雷达
CB014 SiP封装(射频模块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基础三维无源元件的单片高集成度自卷曲技术,红外微分体制和硅基单片集成的探测芯片技术
CB015全波段、高容量光传输平台,基于光子集成技术的光传输系统
CB016可视觉融合超声波传感器等部件及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核心算法、高效协议、智能合约等关键产品及其区块链底层平台,大数据处理和智能云管理平台,脑机接口技术,软体机器人技术
2.新材料
CB021 高端轴承钢、轨道交通用钢、先进工模具钢、高强度海洋工程用钢、高强韧合金结构钢、精密刀具、轻质合金等关键基础特殊钢
CB022大尺寸衬底及外延材料,GaNSiC等高端电子信息材料,大尺寸硅片、高精度光刻胶、蚀刻液等关键配套材料,高稳定OLED发光材料
CB023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有机高分子材料,炭纤维、石墨烯、纳米材料、类石墨烯二维材料,高纯度石英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
CB024分离膜材料、复合膜材料、高性能陶瓷膜、反渗透膜等材料
3.先进制造
CB031高精度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末端执行器等关键核心部件,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头)等基础零部件,航空航天装备用关键核心配套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
CB032超高速电机高精密驱动与控制系统,高效高可靠柔性化自动生产线,高光束质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统
CB033高技术船舶关键设备和配套系统,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部件及其配套系统,铂基催化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及整车集成,深地深海关键设备及配套系统
CB034无损检测等高精度仪器仪表,光谱成像等高性能科学仪器
CB035检测、装配等智能成套装备,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等增材直接制造装备,大型LNG双燃料动力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大型燃气轮机组及关键设备
4.新能源及节能环保
CB041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新型风电机组、下一代核电等新型能源关键装备,高效能量转换的大容量储能系统及大电网柔性互联等核心设备,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变压器等关键设备
CB042高质量微滤膜等水处理、高浓度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业气体净化设备及资源化利用的关键装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装备,SCR系统反应剂排气混合装置,排放与深度处理回收成套技术及装备
5.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CB051针对恶性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等重点病种的生物技术创新药、新型疫苗的研发生产关键技术攻关。
CB052  新型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CT)、新型超声成像系统、高场强超导磁共振、动态光学成像等医疗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件技术攻关,精准智能手术及辅助机器人、医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等创新产品研制及国产化替代。
6.其他领域
CB061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预防控制等装备及系统,基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风险监测预警装备
CB062  属于本市重点支持的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
四、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为202011日前在无锡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外,一般要求企业近两年持续实现盈利;鼓励环太湖科创圈内高校院所、研究开发机构、科技型企业联合申报并优先支持;鼓励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或执行期内能产生核心知识产权的单位申报并优先支持。
2.申报单位应具备良好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资产及经营状态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
3.项目符合本计划定位要求,有一定技术成熟度,项目的实施期限为两年,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研发任务和创新目标,符合省、市产业技术政策,属于《指南》支持领域和方向。
4.项目需拥有与其目标产品核心技术相关的有效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形式的自主知识产权,尤其鼓励拥有PCT专利。拥有的核心技术来源清晰,鼓励联合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项目需具有明确的目标产品,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项目完成后能形成产品批量生产销售,在实施期内取得相关自主知识产权。
6.项目实施期内预计新增销售不低于5000万元。
7.无实质性创新内容或属于量产能力放大及技术改造项目不在支持范围。
8.项目名称应科学规范,其中需包含技术创新的核心点和目标产品,用“***研发及产业化作为后缀,字数控制在15-25个字。
五、申报材料
(一)无锡市科技发展(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资金项目申请书(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初审通过后打印);
(二)无锡市科技计划(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可行性报告(格式从网上申报系统项目申请书/可行性报告栏目中下载);
(三)申报指南所要求的证明材料及其他佐证材料复印件:
1.营业执照;
2.近两年企业财务报告、纳税凭证及研发投入情况说明(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的企业,符合研发年报调查范围的企业,还须提供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上填报的2020年《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报表须从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导出pdf格式文件上传至申报系统;未产生销售的企业,需附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的说明);
3.项目相关研发情况证明材料(如技术报告、查新报告等);
4.项目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5.项目和企业相关其它证明材料(如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高企培育入库文件等)。
6.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六、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系人
电  话
梁溪区科技局
潘  琳
85023115
锡山区科技局
蔡晓华
88212741
惠山区科技局
叶赛娟
83597000-87407
滨湖区科技局
刘苏燕
81178539
新吴区科技局
金  兰
81890900
经开区经发局
陆佩琳
80580069
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林玉霞
85617319
市科技局成果处
苏顺开
81821911

附件3
 
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研发)
项目申报指南
 
2021年度无锡市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项目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为主体的产品研究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集成应用创新和示范等。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壮大农业科技企业规模,集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种子库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支持方式
本计划优先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科技特派员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荐的项目;优先支持参加科技扶贫合作的高校院所、企业申报的项目,重点支持农业前瞻技术研发。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项目为分年度拨款,每个项目市级资助金额最高50万元,对项目新增总投入最高给予50%资助,立项当年最高拨付60%,通过中期检查后再拨付剩余经费;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二、支持重点
(一)农业前瞻技术
N101 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及农业、渔业新品种选育及开发;
N102 水产、经济林果等本地特色品种的错峰种养殖技术、存储保鲜技术开发与示范;
N103 农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及装备研发;
N104 新型安全高效农业投入品创制及应用技术研发;
N105 生态高效设施化种养殖关键技术研发;
N106 高性能设施农业生产作业装备研发;
(二)绿色发展和智慧农业
N201 农村农田污染防控及修复技术开发与集成示范;
N202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研发;
N203农业病虫害预警与防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发及生物有机肥的开发与运用;
N204畜禽重大疫病免疫新技术、疫苗创制及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研发,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N205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N206 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化管理服务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三、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近三年内须有专利、软件著作权、品种权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或者授权。品种保护选育项目(指南代码N101)要求申报单位拥有必备种质资源条件和较好育种工作基础;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指南代码N102-N106)原则上需突出对相关产业的支撑和引领,要求突破关键技术和其它技术的集成应用,能申请或获得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涉及示范的项目需有明确的示范应用基地,能形成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或实现产业化。农村农田污染防控及修复项目(指南代码N201)要求申报单位有明确的示范应用;智慧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指南代码N205),要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推进农业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有明显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前景;园区集成示范项目(N206)要求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运营公司为申报主体,针对园区特色产业,建立园区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式及信息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四、申报材料
(一)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申请书(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后打印);
(二)无锡市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项目建议书(格式从市科技局网站下载);
(三)申报指南要求的证明材料及其他佐证材料复印件:
1.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书;
2.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告、纳税凭证及研发投入情况说明(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的企业,符合研发年报调查范围的企业,还须提供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上填报的2020年《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报表须从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导出pdf格式文件上传至申报系统;未产生销售的企业,需附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的说明);
3.专利、技术标准、农产品品种证书、商标或其他科技成果证明材料;
4.其他相关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梁溪区科技局
周凌可
83158925
锡山区科技局
孔祥存
88212135
惠山区科技局
叶赛娟
83597000-87411
滨湖区科技局
刘丹平
81178557
新吴区科技局
钱庆庆
81890892
经开区经发局
陆佩琳
80580063
无锡市科技局
叶祥荣
81821916
 
 
 
 
附件4
 
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医疗卫生技术攻关)
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市委、市政府在人口健康领域的重点工作部署,为加快推进临床诊疗、公共卫生技术创新突破,全面提升无锡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水平,特设立本计划。
一、支持方式
项目共分临床诊疗新技术攻关、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攻关和医疗与公众健康创新研究项目三个类别。其中临床诊疗新技术攻关、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攻关为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市级资助金额最高20万元;医疗与公众健康创新研究项目为面上项目,每个项目市级资助金额最高10万元。项目市级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新增总投入的50%,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二、支持重点
Y201 临床诊疗新技术攻关
围绕重点病、多发病、常见病的临床诊疗问题,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攻克一批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的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广一批重点病诊疗新规范和技术新成果,力争实现我市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技术的新突破。
Y202 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攻关
支持我市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认定专业科室,针对临床急需技术,与在锡注册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产品技术联合攻关,为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的研发顺利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提供技术衔接与保障,进一步提升我市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转化的能力和质量。
Y203 医疗与公众健康创新研究
围绕医学前沿、疾病诊疗、临床药学、公共卫生应急保障等领域的技术需求,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前沿,开展临床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医疗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原始创新,以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为目标,支持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逐步形成我市医疗技术特色和人才优势,为争取申报国家、省级基础研究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供技术储备。
三、申报要求
1.各类项目采取限额申报的方式,各单位具体限额见附表。
2.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攻关项目须由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的医疗机构及其对应科室与本市生物医药企业联合申报,并签订合作研究协议;项目研究内容须为原始创新(新药、创新医疗器械或医疗技术等)、临床急需的技术。
3.医疗与公众健康创新研究项目名称为研究内容+应用研究,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申报,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611日(含)以后出生)。
四、申报材料
(一)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申请书(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后打印);
(二)无锡市医疗卫生技术攻关项目建议书(格式从市科技局网站下载);
(三)申报指南要求的证明材料及其他佐证材料复印件:
1.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2.上一年度审计或财务报告及企业纳税凭证;
3.论文、专利或其他科技成果证明材料;
4.相关合作协议及其他辅证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梁溪区科技局
周凌可
83158925
锡山区科技局
俞  伟
88700577
惠山区科技局
叶赛娟
83597000-87411
滨湖区科技局
  
81173355
新吴区科技局
钱庆庆
81890892
经开区经发局
陆佩琳
80580063
无锡市科技局
赵雪倩
81821902
六、医疗与公众健康项目各申报单位限额表
序号
项目推荐单位
Y201
限额
Y202
限额
Y203限额(括号中为其中临床药师或药学专业人员申报限额数)
1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2
2
101
2
无锡市人民医院
2
2
101
3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
2
101
4
无锡市中医医院
2
2
51
5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1
/
51
6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1
2
51
7
无锡市儿童医院
1
2
51
8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1
/
31
9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1
2
30
10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2
/
61
11
解放军第九零四医院
2
/
61
12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1
/
61
13
江南大学
1
/
102
14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含江原医院)
1
/
60
15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1
/
60
16
无锡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1
/
60
17
其他医疗机构
/
/
30
 

附件5
 
2021年度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公共领域技术攻关项目)
MB类)申报指南
 
针对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城市建设、人口健康等民生发展重点领域热点问题的科技需求,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培育民生科技相关产业,让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
一、支持方式
本计划为分年度拨款,单个项目最高市级资助金额100万元,立项当年最高拨付60%,通过中期检查后再拨付剩余经费。市级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入的50%,其中企业申报的项目市级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入的30%。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二、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技术集成度高、社会需求紧迫、行业或区域特点显著、具有在全市示范推广价值的民生发展科技项目。
MB101大气污染源高分辨实时精准溯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针对我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大需求,开展臭氧、VOCs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来源与特征解析,制作精细化污染源分布地图,形成工业园区异味源头筛查与重点污染源管控集成技术,并在我市1-2个典型地区开展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服务应用示范,实现大气污染监测与精准化科学管控。
MB102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针对太湖蓝藻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城乡河道水生态环境监测与改善等实际问题,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优势资源,在我市1-2个典型区域组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立精准化与规范化的科学治水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水平。
MB103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针对市民对高品质生活饮用水的迫切需求,开展饮用水特征污染物筛选与风险评价研究,建立一套符合健康标准的直饮水评价体系和技术指南,进一步改善活性炭筛选、超滤纳滤联用双膜、高级氧化耦合等净水工艺,并在无锡市区部分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建立直饮水示范点,提升我市居民的饮水体验感和生活幸福感。
MB104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废弃物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流向监管等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形成智能化、一体化、运营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在我市2-3个社区进行推广示范,为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与智慧监管提供科技支撑。
MB105粮食及食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针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以及粮食收储等环节安全保障的科技需求,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研发,研制覆盖食品质量安全主要监测指标的免疫检测试剂50套以上,构建食品安全全程实时监控技术体系,满足监管机构和企业质量监测需求,并在我市企业、农贸市场等应用单位实施1-2个示范工程,实现对典型食品供应链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快速识别和现场快速检测,确保我市粮油及大宗食品的供应链质量安全。
MB106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技术研发及应用
为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针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生物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科技需求,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相融合的精细化管控技术体系,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水平,并在我市相关应用单位建立1-2个科技示范工程点,全面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的科技支撑能力。
三、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须为在无锡市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企业。申报单位是项目建设与运行的主体,具备项目实施相应的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能力、基础条件和资金配套能力,应用示范工程由申报单位进行具体的管理与实施。每家单位申报不超过1项。
2.项目相关技术成熟稳定、成果来源清晰,要求有明确的应用案例、示范地点或范围;优先支持政府实事工程民生项目;鼓励环太湖科创圈内高校院所、研究开发机构、科技型企业联合申报并优先支持;鼓励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或执行期内能产生核心知识产权的单位申报并优先支持。
3.本计划不支持单纯技术研究项目。鼓励成果示范应用单位联合技术支撑单位共同申报,申报单位与参加单位之间须有相关合作协议。
四、申报材料
(一)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申请书(网上申报系统在线填写、初审通过后打印);
(二)无锡市科技计划(民生发展技术攻关)项目可行性报告(格式从网上申报系统项目申请书/可行性报告栏目中下载);
(三)申报指南所要求的证明材料及其他佐证材料复印件:
1.营业执照;
2.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告、纳税凭证及研发投入情况说明(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的企业,符合研发年报调查范围的企业,还须提供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上填报的2020年《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报表须从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导出pdf格式文件上传至申报系统;未产生销售的企业,需附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的说明);
3.项目相关研发情况证明材料(如技术报告、查新报告等);
4.项目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
5.项目和企业相关其它证明材料(如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高企培育入库文件等);
6.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梁溪区科技局
周凌可
83158925
锡山区科技局
俞  伟
88700577
惠山区科技局
叶赛娟
83597000-87411
滨湖区科技局
  
81173355
新吴区科技局
钱庆庆
81890892
经开区经发局
陆佩琳
80580063
无锡市科技局
赵雪倩
81821902
 
 

附件6
 
2021年度无锡市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
(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CB类))
项目择优推荐名额
 
序号
地区
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CB)类名额数
1
梁溪区
2
2
锡山区
11
3
惠山区
11
4
滨湖区
8
5
新吴区
16
6
经开区
2
 
 
 

附件7
 
2021XXXX资金计划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
 
推荐部门:              (盖章)                   日期:
序号
申报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项目技
术领域
单位所
属产业
项目
负责人
项目
总投资
申请市
级资金
指南
代码
所属
地区
备注
 
 
 
 
 
 
 
 
 
 
 
 
 
 
 
 
 
 
 
 
 
 
 
 
 
 
 
 
 
 
 
 
 
 
 
 
 
 
 
 
 
 
 
 
 
 
 
 
 
 
 
 
 
 
 
 
 
 
 
 
 
 
 
 
 
 
 
 
 
 
 
 
 
 
 
 
 
 
 
 
 
 
 
 
注:各主管部门、主管处室按计划类别分别汇总

 
无锡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2021922日印发